耽美读书 > 古代耽美 > 空山记 > 第15节
机械般地不停在挖,许钟终于察觉到了什么地方不对劲,他站起身喊了一句:“不要挖了!”

那人自然听不见他的声音,整个人像是麻木的感觉不到疼痛一般,血还是不断从伤口流出来,洒进黑褐色的泥土,许钟只觉得心如刀割,他一次次的想阻止他,却又根本无法触碰到那个人,他甚至觉得自己也不是自己了,不知道变成了谁,陷入了某种癫狂而又混乱的状态。像是有人不停的在他耳边喊着什么,但他无法分辨,一阵天旋地转中,他眼前猛的一黑。

脑海最后的画面,是那人从怀中掏出了什么,放入了身前的土坑中。

第六卷

水天需

1)

李阐在山中住了三个月。

这三个月白帝一直未醒,李阐心急如焚,恨不得日夜守在石室内,须臾不肯离开。陈抟无奈,给他寻来了几只凿子,推说君上常叹这镇岳宫内太过萧肃,早都想要刻些热闹摩崖石刻。

李阐心里明白石刻只是托词,让他静心以待才是真意。但他此时也确实需要做点什么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在他刻石刻的这些日子里,少华日日守在洞前,不进不退,也不同他讲话,陈抟修炼的功法不同于常人,动不动十天半月不见人影,因此镇岳宫内平日里只能听见单调的凿石声。

唯有少风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他尚还不能理解白帝出了何事,伤养好之后便又是满山游荡,但他却记得陈抟所托,贪玩的同时也收集了些山珍野物,再由陈抟去山下农家那里换回了些米面果蔬背上山来。李阐摸索许久,勉强能做出些可以下咽的汤饼,却连少风都不愿入口,他才理解了这一箪食一瓢饮皆来之不易,自己先前的二十几年被养在深宫,纵然庙堂高远心忧天下,却在现实中几乎成了一个废人。正所谓进则救世,退则救民,李阐此时进则不得,退又不甘,内心反复未有一日不是煎熬。

少风日间化形成少年模样,晚上则变回条小小白龙盘在白帝身侧。李阐见陈抟和少华见他都无意外之感,明白这也许就是少风的真身,细看起来那眉眼间竟和白帝有三四分神似。少风虽心智懵懂,却和李阐有一份天然的亲切感,多亏有他陪伴,李阐渡过了一段艰难时光,直至那日天现异现。

那日李阐正在石壁上凿刻,他选的是洞顶上的一处缓坡,用木板树藤搭了个简易架子,探身便能看见守在洞口端坐如石的少华,少风躺在他旁边晒太阳,李阐凿的四个字中,他唯独认识一个人字,指着那字念了几遍,指了指自己。

李阐摇头道:“你是神仙,我才是人。”拉过少风的手,在他掌心缓缓写了一个“人”字,又指着自己说:“我是人,你们……”他点了点少风,又指向洞口的少华,说:“还有你父君,你们都是神仙。”

少风不知道听懂了多少,反而生了气,把手一把抽回来抱着膝盖不说话了,李阐哄了半天也不见他好,只能苦笑着问他:“你饿不饿,我煮点粥给你喝?”

少风头埋得很低,假装没听见。

李阐无奈,只能收拾了东西准备自己先下去,昨日少风从山下抱回来一个小南瓜,李阐准备和粥煮在一起,勉强算是口甜食,他在府中吃过,就是不知道怎么做,他正低头盘算,突然坐在架子上正生闷气的少风一跃而起,在空中几个翻滚迅速的化为龙身,李阐匆忙抬眼,才发现天色大变,那高悬于天中的太阳竟隐隐有了日蚀之兆。

少风在空中呼啸而过,一声龙啸引的群山回响。李阐已顾不得那许多,但他此刻脑子唯有一个念头,生怕这天色异象是因白帝而起,索性从架子上直接跳了下来,那架子离地足有丈高,他心急则乱,伤又未大好,落地时右脚一崴,手便撑上了一旁的碎石堆,顿时一阵剧痛。

李阐一瘸一拐的冲进洞中,见少华坐在白帝身侧,洞内一切如旧,才稍微放下点心来。少华回身,见他一身狼狈,手掌一片血r_ou_模糊正在滴血,而整个人恍若未觉般只顾盯着石床上的人看,终是有些不忍,提着剑起身朝外走,两人错身之际,少华轻声对他说了两个字。

“无事。”

这是自白帝受伤以来少华第一次同他开口说话,李阐听他这样讲,心中大石落地,才觉得疲惫至极,他缓步走到石床前,低头去看躺在那里的人的脸。

外面天色越来越暗,终至于无,李阐静静站在这无边黑暗中,直到天光回转,天地重归。仿若一场大梦初醒,尽是惘然。

他在那一瞬想了很多,又仿佛什么都没有想过。

陈抟来给他处理了伤口,两人在石桌前对坐,从彼此眼中都看到了某些只可会意的东西。日者,人主之相,王者道德不施,则日为之变。蚀尽,臣弑君,子弑父,不出三年,亡天下。

陈抟叹道,你可以下山了,我且有几句话送你。

世人都道因果,却不知反之亦然。你如今坎陷当前,遇阻不进,却不知水聚于天,终会待时而降。君子潜行,切记守住本心。

第二日山中气温陡降,风连霰雪,吹的人几乎站立不稳。李阐在呼啸的风声中朝送行的陈抟行了个大礼,起身时面前却已无一人,雪地上空留一行足迹,顺山势逶迤而去。

(最近在病中更新的慢了,这章是我在打针的间隙写的 短小了些 见谅 毕竟我没存稿……

第六卷

水天需

2)

郑注其人,在太和八年前只是个


状态提示:第15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