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是,这样变动内功,使得那样锋芒毕露的功法仿佛禅道内功,会不会有什么不好呢?”

“你这个样子,倒像是那位谢少侠的亲兄长了,还要替他担心一二。”苏蓉蓉随口说:“倒比对我们还上心呢!”

宋甜儿连连点头,李红袖也加入队伍嘴上讨伐楚留香对她们不关心。

楚留香无奈而笑:“你们三个真是越来越会作怪,那怎么一样呢。我救了清和,小兄弟又很对我的脾胃,算是投缘罢。再说那老人已然去世,不管是不是大旗门弟子,我作为江湖前辈、被人称一声兄长,总要关注他一些。”

宋甜儿翻了个白眼,反正他一副c,ao心大哥的样子,还挺让人不习惯的。楚大少爷总有道理,她才不管呢。

武当山上已经是傍晚了,萧疏寒站在帝君像前,谢清和立在他的身后。

“你还是答应了。”萧掌门叹息,“公门岂是好入的,何况皇帝要你做的事……皇家秘事。”

谢清和欠身:“师父,弟子当年在家偶尔也会听到伯父们说道皇帝陛下。圣人既然来了,不合他的心意,怕他不会善罢甘休。”

天子是个什么脾气,萧疏寒自然清楚,木已成舟,不可强求,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上榜庆贺双更(~ ̄▽ ̄)~

感谢可爱多们~~

继续求收藏、求评论_(:з」∠)_

第27章 第 27 章

谢清和在武当待了一段时间,他的任务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倒也简单,就是可以借助官府----胡濙、锦衣卫,但是不要和天道盟扯上关系,然后去江湖上混出名堂,下大湖、广撒网的去查建文帝后人的下落。

之前的很多年里,这个任务也曾有过武当弟子负责----就是萧疏寒,在他未勘得大道之前,曾经也在此中起起伏伏,当年有时候说是闭关、又或是与人比剑,其实主要任务还是是奉命下山在江湖中查探。

而现在,他将所知的一切告诉谢清和,一代新人换旧人,轮到他的弟子辈去为皇帝卖命了。

萧疏寒感到一阵厌烦,这一场皇室内部的萧墙之祸,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才能不再打扰武当这个清静之地呢。

皇帝下山之后的数日,谢清和一直和师父在一起,听他告诉自己当年靖难之役的最后,皇宫大火,建文皇帝与皇太子朱文奎失踪,只留下次子朱文圭。永乐四年末,朱文圭居然也失踪了。

自那之后皇帝就召集武当少林二大派高手,武当弟子跟着胡濙,少林弟子多在道衍和尚麾下,在偌大江湖中查访建文后人。而天道盟,则是皇帝用来影响江湖的组织,并非那么不可替代。

谢清和从不知道江湖中的这么多隐秘,诸如明月山庄当年的确是自相残杀,然而调查结果是他们吸入了某种mí_yào,迷失了心性;诸如当年京城曾有一位杜先生,在内廷外朝之中纵横捭阖,然而等到当年的东厂厂督想要查她的时候,此女又失踪了,只知道她来自于常青岛。

而江湖上传言常青岛的岛主姓朱……

像这种奇人异事,江湖隐秘,涉及到朝堂江湖的事情,江湖人知道的不多,真正的朝中官员也不见得知道多少。唯有他们这些真正听命于天子的江湖客才了解,皇帝派人调查这些,就是为了抓住建文帝。

而之所以皇帝要来武当挑一个人出来,萧疏寒现在想想,估计是迁都在即,胡濙将在中原多加行走。而江南这一片,皇帝自然希望江湖上能够个属于朝廷的后起之秀深入江湖进行查探。

而这个人还不能与天道盟有关,除天子外,不能将权力归于一人。

谢清和自受教于萧疏寒之后,便未与师兄弟再见面就又离开了武当山,他要前往金陵,首先拜见胡濙、其次拜见锦衣卫指挥使赛哈智,最后谢清和得去见一个人,是他自己想要见的,那人就是焦林。

萧疏寒当年知道的事情,也只是皇帝庞大组织计划的一部分,比如他只知道神秘的常青岛,却不知道当年杜先生曾与一个锦衣卫有过一段姻缘,那人便是焦林。而去岁楚留香还和这个焦林打过交道,据说玉剑公主刺杀史天王的时候,楚香帅正在史天王的海外孤岛上。

谢清和听说之后真是无奈至极,香帅啊香帅,还真是和江湖上许多奇闻扯上关系。

胡濙不在金陵,他老母亲去世,丁忧去了。谢清和想了想,写了封信通过朝廷官驿送到了胡侍郎家中,听他有什么指示,毕竟谢清和还是受胡濙安排的。

安排好这些,他低调的前方锦衣卫指挥使衙门拜见顶头上司赛哈智,请他开个条子,允许自己进入锦衣卫档案库查看档案,指挥使已经得到了旨意,自然一路大开方便之门。

指挥使赛哈智是前朝咸阳王赛典赤的七世孙,如今已到知天命之年,因纪纲谋反在前,皇帝用赛哈智就是取他的踏实安分。

指挥使在偏厅见了谢清和,双方在和谐恭敬的气氛中结束了这次见面,赛哈智相信这第一次大概也就是最后一次,以后除非天塌地陷谢清和都不会来见他。人家就是挂个名罢了,胡大人麾下也好,道衍和尚麾下也罢,这种编外锦衣卫都有。

赛哈智不奇怪,赛哈智也不打算深究,他前任纪纲是个什么下场他知道,赛指挥使只想好生在这位置上待着,安生退休。皇帝想干嘛就干嘛,他一切照办就是。

谢清和心情愉快的离开了,还带着一把赛哈智指挥使送的刀,是皇


状态提示:第16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