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读书 > 重生耽美 > 凤回巢[下篇] > 第146节
。”

“若有人对贤妃娘娘心生误会,你我少不得要替娘娘辩驳几句才是。”

傅妍瞄了林茹雪一眼,似笑非笑地扯起唇角:“弟妹真是心善。我倒是还没想到这一层。”

林茹雪慢条斯理地应了回去:“堂嫂心思灵敏聪慧,远胜于我。这点小事,怎么会想不到。”

“别人夸我聪明,我便厚颜领受了。你这般夸我,我哪里敢当。”傅妍软中带刺地低声笑道:“我是聪明脸孔笨肚肠,哪里及得上你,话语不多,心思却通透。”

林茹雪微微一笑:“我们两个别在这儿你吹我捧了,我们只是小聪明,真论聪慧,都不及堂嫂。”

两人言不及义地打着机锋,回了灵堂里。

……

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心(三)

景秀宫。

孙贤妃神色恹恹地躺在床榻上,脸色暗黄,目中无神,果然是疲累过度的模样。

太医院共来了三位太医,轮番为孙贤妃诊脉后,然后聚拢到外间,低声商议起来。

“贤妃娘娘的脉象很是虚弱。”其中一个太医压低声音张了口,眉头紧皱,目中露出惊疑:“以脉象看来,似是大病一场之兆。”

另一个太医低声接过话茬:“不止于此。今日贤妃娘娘张了几次口,却未曾发出过声音。不知是何缘故。”

“不管是什么缘故,总之,先开些安神的汤药就是。”最后一个太医,年龄最大,也最谨慎胆小:“我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此话有理。

宫中贵人们之间的勾心斗角弯弯绕绕,他们这些太医万万不能掺和。否则,绝没什么好下场。

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大病说成小病……病症或重或轻,休养的时日或长或短,端看主子心意如何。

期间分寸把握,他们早已烂熟于心。

譬如眼下,太孙殿下忧心忡忡地命他们来替孙贤妃看诊,孙贤妃便非病不可,而且最好是需要长期静养不能露面的病症。

于是,三个太医会诊后,便有了诊断结果。

孙贤妃劳累伤心过度,彻底伤了身子。嗓子也骤然失声。必须长期卧榻静养,不宜出景秀宫。

太医们j-i,ng心开了安神调理的药方,便恭敬地告退。

太孙殿下的随身内侍贵公公还等在外面。他们将诊断的结果和药方都告知贵公公,再由贵公公禀明太孙殿下。

小贵子听了之后,对太医们的诊断颇为满意,点点头道:“你们几位辛苦了,太孙殿下对贤妃娘娘的身体十分关心。以后你们每隔一日就来为贤妃娘娘看诊。万万不可疏忽。”

太医们敛容应下。

……

孙贤妃一病倒,守灵一事,也只能作罢。

王皇后知道此事后,神色未变,只淡淡说了句:“既是如此,便让贤妃好好歇着。”

窦淑妃却是不肯消停的主,立刻露出一脸忧色:“她前几日还好好地,怎么忽然就病倒了?竟连嗓子也不能说话了。”

王皇后头也没回:“淑妃自己的嗓子还没好,倒有闲心关心起别人来了。”

窦淑妃:“……”

窦淑妃嗓子中毒后,一直喝汤药清毒调理。如今嗓子能说话了,却也变得沙哑难听。喝多少汤药都未调理回来。

窦淑妃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王皇后这么说,不啻于在她的胸口c-h-a了一把刀。

窦淑妃面色变了又变,终于还是将怒气咽了下来。皮笑r_ou_不笑地说道:“静妃一心为皇上守灵,两耳不闻外间俗事,皇上地下有知,不知是怎生感动。”

元佑帝死的时候,怎么没把这个老不死的也带走?!

王皇后似未听出窦淑妃话语中的讥讽之意,未曾回应。

窦淑妃憋着一肚子闷气,跪了半日之后,到底没忍住,趁着吃午饭的空闲,去了景秀宫“探望”孙贤妃。

窦淑妃一走,韩王妃下意识地就要追上去。

林茹雪不动声色地扯住韩王妃的衣袖。

韩王妃动作一顿,疑惑地看向儿媳。

林茹雪压低了声音轻声道:“淑妃娘娘和贤妃娘娘同在宫中,相识数十年。她们说话时,想来也不喜有别人在场。”

韩王妃略一踌躇,低声道:“你父王特意叮嘱过我,这些日子一直要好好‘照顾’淑妃娘娘。”

韩王的原话其实是这样:看紧我娘,别让她再惹祸。现在储君已定,我们得夹紧尾巴做人。

这几日来,韩王妃既要跪着守灵,又要时刻留意窦淑妃的动静,委实是心力交瘁。

林茹雪含蓄地劝慰:“淑妃娘娘心中有数,何须婆婆费心。”

别以为窦淑妃x_i,ng子莽撞,会随便闯祸。能在宫中生活几十年,未曾被斗垮,窦淑妃行事又岂会毫无分寸?


状态提示:第146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