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是花季,林徽因是幸福的,在花季之龄遇上像徐志摩

这样的青年才俊。他满足了一个少女对浪漫爱情所有的幻想,填补了

她对诗意生活的所有渴望。在伦敦这个雨雾之都,林徽因终于找到了

一个可以陪她共有一帘幽梦的男子。尽管这个男子未必真地合适,尽

管他们未必可以不管世俗约束义无反顾地在一起。但他们都爱上了那

句话: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尽管现实生活给了他们诸多无奈,毕竟徐志摩是有家庭的男人,

他有责任在身,不能像单身男子那样自由。但是爱情一旦来临,又怎

顾得了那许多?一个是情窦初开的少女,一个是风度翩翩的青年,他

们有着相同的情怀,诗意的梦想。莫说彼此邂逅在寂寞的异国他乡,

就算是相逢在拥挤的人流中,也能一眼认出谁是你命定的那个人。这

就是所谓的感觉,有缘之人,在岔路口不小心失散,也会有一枚红叶

指点你去将对方寻找。

总之,在英国伦敦,林徽因遇上了徐志摩,她生命中第一个爱的

男子。无论是缘是债,是悲是欢,是甜是苦,都要学会尝试,学会开

始。也许他们行走在一条荆棘丛生的路途上,但一定也有清风明月相

伴。他们承诺了彼此,愿意携手共赴天涯。只是,天涯到底有多远?

是一米阳光的距离?是一个春天到秋天的距离?还是一生的距离?

35

康桥之恋

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忍心责怪。这句话好像来自于歌词,无

论是谁写的,许多人就这么爱上了。那是因为人生充满太多的无奈,

我们都明白在浩渺无垠的沧海,你我就是那弱小的蝴蝶,纵然给了一

双翅膀,也终究飞不出茫茫海域,飞不过蓬山万里。明知如此,依旧

有许多人为了一场爱恋,去奔赴无期的将来。撑一支长蒿,独上兰舟,

有多少人懂得随遇而安,适可而止?

许多时候,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在烟雨中携手漫步的情侣,羡慕那

些长椅上柔情偎依的恋人,羡慕那些提篮买菜归来的平凡夫妇。在多

风多往,缘定三生的又能有几人?月的盈亏,

只是送尽了人的生死离别,而那轮纤素,又何曾变过?人世苍茫,千

年一恍而过,人类其实一直在重复相同的故事,相同的冷暖爱恨。春

蒸秋尝,日子是一砖一瓦堆砌而成,到最后,谁也找不到哪一堵城墙

属于自己。

自从那一次邂逅,徐志摩便认定林徽因是他命里的红颜。可红颜

到底是什么?书上说,红为胭脂之色,颜为面庞。古女子以胭脂润面,

远看如红色面庞,所以代称女子为红颜。书上也说,红颜薄命,红颜

祸水,所以有时觉得这个词太过薄弱,甚至太过苍白。所以有了“冲

冠一怒为红颜”之说,讲述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故事。其实这世间

有多少吴三桂,就会有多少陈圆圆。说到底,红颜没有错,没有谁累

了谁,也没有谁薄了谁。有缘相逢、相伴走过一程山水,厌倦的那一

36

天,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微笑说别离。

那些日子,伦敦的雨雾好似在为林徽因和徐志摩有意营造一种浪

漫的气氛,每一天都那样若有若无地飘着,无休无止。林徽因和徐志

摩坐在温暖的壁炉前,从文字到音乐,从现实到梦境,从昨日到明天,

他们总是会有说不完的话题。有时候,说到心动就彼此沉默。林徽因

爱上徐志摩温文尔雅的气度,而徐志摩爱上林徽因那一双清澈如水的

大眼睛,只要一对视,彼此的心湖都会微微荡漾。

后来,他们知道,是因为爱了,爱了才会如此。只有爱了才会闻

风柔软,看雨生情;只有爱了才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只有

爱了,才会希望茶永远不要凉,夜永远不要黑。那许多感触,或许只

有真正爱过的人才能深刻明白。真爱了,许多思想,许多做法,许多

心境,都会不由自主,难以把握。

其实他们的相爱有许多的前因,或许寂寞是最大的缘由。人只有

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渴望能够有一个可以和自己惺惺相惜的人。而被

俗事缠身之时,许多感动的片段都会被忽略。还有某一部分,他们的

投缘是有着他乡遇故知的情结。林徽因生于浙江杭州,徐志摩是浙江

海宁人,江南山水滋养出的人物自是不同凡响。他们从多情之地走出

来,只是江南那把油纸伞是否挡得住伦敦的烟雨?

也许只有康桥,才给得起他们美丽的相逢。知道林徽因和徐志摩

的人,都知道那一场康桥之恋,知道他们曾经在康桥柔波下热情相拥,

又在康桥沉默的夜色中挥别。其实他们都因为有了彼此,才有了诗情,

才可以写下触动灵魂的诗句。徐志摩的一首《再别康桥》,字字句句

37

仿佛情景重现,让所有读过的人都随他去了一次康桥,都甘心做一株

招摇的水草,在康桥的柔波里沉迷不醒。

康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林徽因和徐志摩人生

的转折地。他们曾经偎依在桥头,筑过彩虹般的梦,曾


状态提示:__6--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