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爹爹赶走。我爹爹就怕人家是要将我娶走的艳郎君呢!”

六奴听罢,暗自思忖。

自己名叫辛六奴,出身野岭山郊,与“艳”字搭不着半点关系。

看来,若玉命中注定的那位艳郎君,并不是他。

六奴眸色低沉,愈发用力地握紧了若玉的小手。

若玉也不知六奴为何突然失落,只觉得六奴含羞带笑时面若桃花,心绪低落时则如雨落西湖,又是一种别样美丽姿色,傻傻笑道:“嫦娥姐姐!你又在想什么呢!”

六奴也笑了:“若我是嫦娥仙子,那你就是我的小玉兔。我走到哪里,就要把你带到哪里了。”

若玉被他逗得咯咯直笑,六奴却不是在开玩笑。

从那以后,无论若玉去到哪里,六奴就真的跟去哪里。

与其说六奴是若玉的嫦娥姐姐,不如说他是若玉的哈巴狗。

两人是情同手足,日夜相伴,春去秋来,又过了一年。

这一年春天,却并不太平。

皇帝年迈倦怠,政事皆交由宠臣定夺。张道顺直言进谏,却惹怒皇帝。

j,i,an人趁机栽赃构陷,张道顺惨遭罢官,家产尽数没收,仆役则变卖为奴,一家老小更是要即刻离京,谪往蜀地。

圣旨下来那日,整座丞相府愁云密布。

张若玉是哭天抢地伤心欲绝,兵差却还是将辛六奴等一干仆役强行拖走。张若玉哭喊不休,甩开母亲追出门去,跟着官差马车狂奔而走。

马车上的六奴泪流满面,含泪喊道:“少爷,上清观道人算的三卦,怕是应验了。丞相大人果真遭难,恐怕九年以后才能平息。那时,你恰好十八岁,正好要遇到你的艳郎君了。你可不要只顾着与他恩爱,而将我忘了!”

若玉哭道:“我不要艳郎君,我只要你!”

六奴则殷殷嘱咐:“六奴命贱,也不知会流落到何处,少爷,你可一定要回来找我!”

若玉哭着答应了。

待马车远走,张若玉小小的身影已经看不见,辛六奴还倚在车边痴痴望着。

但命不由人,辛六奴是男子,原本应该充作劳役,没想到近年来男风盛行,辛六奴彼时已经十三岁,在丞相府生活一年,已是美得艳若桃李,娇若好女。

办事官差见六奴姿容艳丽,便强行将六奴登记成了男娼。

张相一家人已经上了蜀道,张家是罪人,无人敢与之传信,六奴与若玉断了联系。他孤苦无依,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去烟花柳巷苦苦求生,此话按下不表。

太白诗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入蜀路上颠沛难行,危机四伏,待张道顺一家抵达蜀地时,家中老老小小只活下了十几个人。

就连主母李氏都没能幸免于难。她在半路之中身染时疫,暴毙而亡。果真是应了上清观子玄道人演算的卦象,张道顺痛心之余,也知这是妻子的命数,无法回圜。

张道顺便携幼子在蜀地煎熬九年。

第三回

九年之后,皇帝驾崩,太子继位。

新帝勤政干练,登基之后,改年号为肃正,斩j,i,an佞,端朝政。张相冤案终于平反,张道顺也官复原职,一家人荣归皇城。

张若玉离开皇城时才九岁,阔别九年,归来已是十八少年。

他生的得是皎若好玉,身材挺拔,俊秀出尘。在蜀九年,若玉谨遵亡母教诲,勤奋学习,诗文俱佳,文采清丽,颇有名气。又兼张道顺是两朝丞相,若玉家世清贵,不必赘述。

因此,待张若玉回归皇城,全城的媒婆红娘是倾巢而动,几乎要丞相府的门槛齐齐踏破。

谁料,张丞相居然将所有媒人拒之门外,只说我家犬子配不上令千金,还请贵女另寻佳婿,害得诸位媒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时间一长,坊间就开始流传谣传。

人们说这个张若玉,自恃才貌双全家世过人,故而看不上寻常的庸脂俗粉,非得要找一位瑶池仙姬或月宫嫦娥,才能配得上他“若玉公子”的美名。

眼看着张若玉声名大为所害,张丞相不得不吐露实情。

当年上清观子玄道人算的三卦之中,张相与李氏的两卦都已应验。无论张相再怎么严防死守,料想张若玉“男儿身女儿命”的命数都不会改变。

张相历劫九年,早已看破红尘,只道是顺其自然,一切随缘,不再强求儿女的婚事。

众人一听是上清观道人给算的卦,便知百灵百验,媒婆红娘俱都散去。

自回归皇城以来,张若玉每日都遭到媒人围堵,只得闭门不出,如此熬了三个月,终于落得清净,他赶紧出门,直奔官府。

原来,张若玉入蜀九年,从未忘记过与六奴的约定。如今得了自由,他便忙不迭地去寻找六奴。

张若玉是丞相之子,官员自然殷勤帮助。

谁料,早年间j,i,an臣当道,公差懈怠,官员翻遍文书,只查出来辛六奴被载记为男娼,至于他究竟去了哪家青楼哪家楚馆,这九年之间是死是活,却一无所知。

张若玉听了这话,真是是心如刀绞,捶胸顿足。


状态提示:第2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