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读书 > 古代耽美 > 即日为君 > 第33节
神在在的看戏,琢磨这这三人吵着吵着总能吵出个方法来,哪知道引火烧身,户部尚书这和神来一笔,直接把我带沟里了,我愣愣听完牛千耳朵诉苦,大感不妙。

“国库真的所剩无几了?”我难以置信,打穿越过来我还真没特别注意过国库问题,也没去管税收问题。毕竟税收乃国之根基,复杂程度是我几年也闹不明白的,只要当下户部运行良好,就暂时没有动府必要,免得弄巧成拙,大殷反倒遭殃。

“千真万确,臣之所言绝无半点虚假!”牛千激动的跟我摆事实讲道理,从流通货币准备金讲到税收门目比率,从黄金兑换率讲到一般商品价格,听的我是头晕脑胀眼冒金星,兵、工两位尚书也不遑多让。

这种经济学知识真的能难死一般人,我有气无力的伸手要他闭嘴,我说:“只问你一句,若是非要挤出军需的钱,后果是什么?”

牛千听后,沉重的说:“只有加印铜钱了。”

我反应了一会,恍然大悟,这是要搞通货膨|胀啊。大殷的货币制度是宝文币制(仿唐代),而早在前朝时期,货币就不再纪重,早早结束了多种钱币形态共存的混乱局面,等到铸币技术发展至今,大殷铸造的钱币在周边国家都可流通,已经成为区域通用货币。

然而货币之是价值符号,货币背后的拥有价值的实物才是货币立身的基础,在价值实物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增加货币的发放,这是十分不得已的手段,也是与民争利的手段。

虽然不是学经济出身,但经济学常识总是懂一点,我又要牛千细说。牛千暂且放下忧虑,同为我同众人细细道来。

“若是发放的铜钱增多,则物价飞涨,同等数额的铜钱买不到同等数量的货品,怕是会引起民怨。加之如今民间铸恶钱之风屡禁不止,若是朝廷再印发大量铜钱,岂不更给了恶币可乘之机,混入市面上,驱逐良币,为害大殷?”

我一听又是一阵迷茫,怎么又和造□□扯上关系了?我便问了:“如今大殷铸造假铜钱的人很多哟吗?”

“多!”牛千斩钉截铁,“市面上□□泛滥,平民多分不清真假,商贩与民众多有损失,不发之徒谋取暴利,物价不稳,税收也受到影响。如今铜钱的价值也有所降低了!”

“等会,”我抬手制止牛千再说下去,“你说恶币的出现使得铜钱价值降低,物价也有波动?”

“是的,陛下!”

“既然有人铸造恶币,定是有利可图,既然有利可图为何要让恶徒获取?户部可有查清为何这么多人私自铸币?”

“陛下,查清了,是因为民众对铜钱的需求越来越大,才催生了如此现象!”

“既然民众有需求,为何户部不加印货币反倒让恶币钻了空子?”

“陛下,铜钱不可随意加印啊……”

“别和我将这些,有需求就有利益,国家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就会有不发之徒为了利益铤而走险,即使立法再严苛,也阻止不了人去追逐利益。既然如此,朝廷先一步满足了民众的需求,清补正好?”

“钱只有在流通中才能生钱,既然朝廷下发的铸币已经不能男足需要,那就是在限制财富的积累,牛尚书你明白吗?”我回忆起以前看过的资料,说是唐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了,但是货币制度逐渐暴露出落后的一面,官铸铜钱无法满足市场对金属货币的需求来,导致私铸盛行,钱重物轻的现象急剧恶化。

以我对大殷货币购买力的了解来看,发生在大唐的这一经济现象,在大殷也有了苗头。我郑重的对牛千说:“加铸铜钱有利,且有大利,先解决军队军需问题,之后你带着户部的官员仔细研究一下增印铜钱的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久违了,这几天捋了一下大纲,大概不会再卡文了_(:з」∠)_

第65章 零陆伍

牛千的顾虑暂且被我压下,我也是看出他的不理解,于是松口说:“你同两位尚书协调好,定个最低数目,国库里能给多少给多少,剩下的从朕的私库里出。”

皇帝的私库是和国库分开的,算是私人财产,说到底天下最富可敌国的不是别人正是皇帝自己。我说出钱,那基本上这场战争的后勤就很有保障了。

我见工部和兵部尚书面有喜色,也分了些心思去敲打他们:“你们两个也要注意,朕不打算打持久战,要做到一击必中,速战速决,战争的规模给我尽可能的小。天山远在边疆,出征一次损耗都不小,朕不想让这场战争拖了我大殷的后腿!”

“臣遵旨!”三位尚书齐声应到。

这事就差不多了结了。至于出兵的细节自然由各部官员去做,不然我养那么多官干什么?不过现在,又有一个新问题摆在我面前,让我一时无暇思念冯晓斓。就是有关大殷经济的问题。

牛千当日所言透露的不过冰山一角,我不太懂经济知识,自是对唐中后期的经济制度遇到的问题有过了解。这个问题拿到现代社会其实很好理解。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到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作用的货币并不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好比是你家中存有价值十两的货物,肯定是需要别人拿出十两甚至更多的钱来购买,但是别人手里只有五两现银,根本买不起你十两的货物。

于是你多出来的,价值五两的货物就卖不出去,卖不出去那你所付出的十两货物所需要的劳动,就没有得到回报,商品


状态提示:第33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