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有负责洗涮缝补的大妈,邵知县还要赠送两名由他夫人亲自调教、年方二八、娇俏伶俐的丫鬟贴身伺候,被张屏婉拒。

陈筹从茅厕出来,摸着拉虚了的肚子,站在内院的葡萄架下,环视四周,一脸感动地对正往茅厕走的张屏说:“张兄,这里真好。”

张屏点点头,这宅子连茅厕里,都点着小盘香熏味儿,张屏觉得太奢靡了,打算即日废除。

李主簿问邵知县:“大人打算让张县丞管哪一块儿?”

邵知县叹了口气:“尚书大人都写了亲笔信,本县实在不好不照顾张县丞啊。”

所谓照顾,无非就是,住最好的屋,吃最好的饭,干最少的活。

次日,张屏到衙门正式上任,邵知县叫来众同僚,把县衙事务一一向他介绍,末了道:“……秋忙时节,农耕水利之事,已安排各乡。建置、税赋、兵丁,张县丞若想知晓,可询问李主簿。本县一向会偷懒,那些要事,都是他们办了,汇总到本县这里,也就是碰上几个刑讼案件,由本县亲自坐堂审一审。张县丞初到宜平,正待详知县中诸事,因此本县有一件要务想托与你办。”

张屏躬身道:“请大人吩咐。”

邵知县笑眯眯道:“张县丞与本县同治宜平,谈何上下,不必这般拘谨,你进士出身,学问好,从今日起,本县的地方志,就由你编纂吧。”

第12章

深秋眨眼即到,天气渐渐转凉。九月里的最后一天,陶周风例行入宫汇报这一个月来刑部的公务。

原本六部的月末公务小结只需要汇报与尚书令,再由尚书令统一转报到中书衙门。但从今上继位之后,略起了变化。

按照本朝的惯例,一般是由丞相兼任中书令,六部的小结转到了中书衙门,也就等于上报到丞相的手上。可前相云棠升了太傅之后,转兼了尚书令,原中书侍郎曾尧升任丞相兼中书令,地位就有点尴尬。

永宣帝亲政前,六部的公务都是直接报给云棠,曾丞相做了很长时间的摆设。

待永宣帝亲政之后,为了平衡云太傅和曾丞相的关系,就定下每月的最后一天,云太傅、曾丞相连同六部的尚书统一到宫中的崇德殿中汇议本月之事。


状态提示:第37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