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数十载沉浮庙堂,当真贤良内室柱石,此时府中有变却不同寻常内室惶惶然哭天抢地,担心者,毕竟自己这位内叔父与田彪结发几十载,此时虽然说得淡然,只怕心里依然忧思难解,不然也不会消瘦憔悴了。

许是田常心中所想在面上微有所现,太师内佐笑了,叹了口气道:“执政不必为我挂心,我与阿彪数十载夫夫相伴,彼此恩爱相扶,一生已是无憾,阿彪年老而病,我又比阿彪年轻几岁?又能多几日好活?就算此时阿彪有事,也不过分别几年,终是还得地下相伴。”

田常听太师内佐口中说“阿彪”,花了点时间才反应过来那说的是老太师田彪,不自禁有些觉得好笑,朝堂上威望如此之高的老太师,田氏之中出了名的倔老头田彪,在这家内佐口中变成了“阿彪”,即让田常觉得好笑,又有几分羡慕他们夫夫情深,道:“内叔父想得开也好,无论如何,还都要保重身体,不论太师府上缺了什么,尽管开口才是。”

说到此处,太师内佐神色微微顿了一下,然后抬头看着田常,道:“却有一事,本应由老太师来说,但此时境况老师不得不替老太师来开个口。”

田常一见太师内佐的神色,微微有了几分猜测,而太师内佐后面的话恰恰证实了他的猜测,只见他这位内叔父开口道:“关于夏瑜一事。”

田常神色微微一变,半响,才徐徐道:“夏瑜擅自调兵出城,绑架阿襄,罪不可恕,我知道他乃老太师正是收下的弟子,但此事若不处罚,只怕动摇我田氏执政根基。”

太师内佐见田常神色,心中微微叹了口气,道:“执政不必如此,我亦知夏瑜罪责难逃,我也不是来替夏瑜求情免罪的,只是请执政您再斟酌下这责罚的敕令。”

田常微微皱眉,道:“您所意?”

太师内佐看着田常,很是平和,道:“有些话老太师虽然未对我名言,但一世夫夫,他虽未明言,我又如何能不知?执政可知老太师为何要收夏瑜为弟子?”

田常淡淡道:“老太师有爱才之心,这朝野上下俱都知晓。”

太师内佐道:“这话虽然不错,但也不算全然,老太师之所以收夏瑜为弟子,所谓者乃是阿襄计。老太师一直所虑者,乃是阿襄坐不稳田氏卿嗣的位置,更是阿襄难以应付列国并吞之天下局势。”

这话一出,田常神情巨变,而太师内佐就仿佛没看见田常的神情一般,依旧很是平和的道:“执政您很是信任田须?”这话用的是半陈述的语气。

田常听太师内佐提到田须,多少明白了方才太师内佐那话的意思,道:“田须虽然有些无能,倒还算忠诚。”

太师内佐没有去与田常辩白田须忠不忠诚这个话题,而是道:“执政觉得昔日司马穰苴可是姜氏忠臣?”

田常神色一变,昔日司马穰苴又称田穰苴,乃是田氏偏枝一位兵家奇才,那是齐景公与晋国争霸,联合中山、卫国等诸多邦国,支持晋国境内范氏、中行氏作乱,险些肢解了晋国,谁知道晋国赵氏冒出了赵志父这么个骨肉硬的不会打弯的人物,亲率赵氏家族私兵身先士卒、南征北走、拼死血战,硬生生奇迹般得将有齐国、中山、卫国、鲁国等这一大串为后盾支持的范氏、中行氏打得大败亏输,将晋国从破碎的边缘挽救了回来。

晋国稍微回了口气,自然对齐国这意图阴谋肢解晋国的背后主使恨得牙痒痒,赵志父有是个骨头硬得不会打弯的铁杆鹰派,转过头来就像对付齐国,那时的燕国也如今日趁火打劫,有南下的趋势。

彼时齐国危机不下今日,司马穰苴灵位受命,整军备战,忠心耿耿护卫齐国,却在危机解除之时,被齐景公猜忌疏远,朝堂之上又屡遭打压,最后抑郁而死。

田氏便是自那以后才对齐国姜氏又恨,萌生篡国之意。

现在太师内佐问田常司马穰苴可是姜氏忠臣,司马穰苴当然是姜氏忠臣,司马穰苴哪怕最后抑郁而死也对姜氏有过半分反心。

田常身为田氏族长自然对这番过往十分清楚,只是他不清楚太师内佐此时提起这些往事是为何?

太师内佐接下来的话解释了田常的疑问,道:“人心从来最不可恃,执政,太师收夏瑜为徒,就是想在军中替阿襄扶植一个能够分田须权位的年轻人。昔日司马穰苴在时我田氏乃是姜氏忠臣,今日我田氏逐君,执政可曾想过,执政您在田须可能是忠诚的,若是执政不在了,田须会终于阿襄吗?若是他不忠,阿襄手中有何可制田须。”

言及于此,太师内佐顿了一下,又道:“执政之心,老身虽久居内宅,也有几分了解,夏瑜之罪自然当罚,夏瑜外姓之人,却能在无虎符无国府将令之下擅自调兵,也当防备,执政您将夏瑜贬为内从人也未尝不是出于此点考虑吧?但既然贬都贬了,执政为何将夏瑜赐予田虎,执政若真是替阿襄未来着想,大可将夏瑜赐予阿襄,这样即绝了夏瑜的威胁也可替阿襄多添个膀臂。”

田常听了太师内佐这话神色肃沉,一言不发。


状态提示:第77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