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读书 > 虐心耽美 > 一代文豪林黛玉 > 43.歌仙(十五)
早年出海,是变卖尽了家中的田地。这次回来,他四处去求购田地,一种棉花,二做织布厂的场地。

不意良田大多属土豪劣绅所有。而这些土豪劣绅大多与当地官府息息相关。他好不容易花大价钱买了几块地,生意刚刚有了起色,官府就找上门来,说他没有在田册上登记,是“谋夺士子良民田地,侵占良田,使百里种棉花,荒废农耕”。

不得以,陈与道只得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去贿赂官家。但官家每年仍以“荒废农耕”的名义,时不时上门打秋风。

陈与道为商,本就是低人一等,罪名简直是随便人捏造的。因此不得不常年人为地亏本。

而没有来的那个,叫阿申。阿申和陈与道情况差不多。只是他的厂子的机枢,更是西洋的发达机枢,但却要依赖水利发动。因此只能找那些沿河的土地。

偏偏那些沿河的大片土地,因往来便利,大都是属于豪门贵府或土豪乡贤所有。阿申买不起,也和他们硬碰硬碰不起,只能想办法去奉上大笔钱财去租。

那些人,胃口也特别地大。他们什么事都不干,只凭这土地的地租,就能吃掉阿申辛辛苦苦生产好几个月的利润。

阿申为此苦恨不已,咒骂这些吃地租的大地主都是“寄生虫”,“没卵蛋的王八羔子”。为了保住利润,不久前,他抗交了厂子的地租,因此被一个纨绔带着一批打手打得鼻青脸肿,还被砸了昂贵的西洋机枢。至今还躺在家里缓不过劲。

而最年长的那个,出身倒不俗。他本是当朝一个豪族的庶子,因家里长兄读书,他就被安排去行商。

他在南方,接触了与海外颇多联系的阿申等人,也受其影响,慢慢做起海商生意。

只是像他这样的,本来就是宗族、豪族的附庸。上面狮子大开口,要这要那,去给长兄铺垫门路,甚至打通宫门,参与真龙的内战。他也不得不从。因此也是日渐难过。越发地痛恨所谓的宗族、所谓的父慈子孝、所谓的lún_lǐ道德。

还有做生意积累了一大笔钱,却不敢花销的。

诸如种种。最后,那个脸色苍白的美男子,叫做黎玉郎的,叹道:“自秦以来,乃有此天下。而今,我等却只恨此等天下长存!”

陈与道哼了一声,冷笑道:“如今时日坎坷。民间民生流离,上头老皇帝形如朽木,下面几个乌眼鸡似的。我倒希望那老皇帝死的快些!我楚七哥哥”

“从义!”黎玉郎喝了一声,以眼神止住了他的发言,慢慢摇了摇头。眼光看黛玉。

只见黛玉先是很震惊,却对他们的这一番话,并没有什么厌恶恐惧之情,反而隐隐有欣然赞同之色。

陈与道拨开黎玉郎的手,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那些什么地租、什么狗屁皇帝、狗屁宗族,本来就该都死干净!何况这位黛玉小友是《杨柳树》、《烈女祠》的作者,我等这一番肺腑之言,当不至于吓到她。”

又说了一会话,几位朋友才逐渐散去了。

林若山待人走光,才问黛玉:“如何?”

黛玉叹道:“受益匪浅。我从前,对商人的看法,也是受了儒门约束,太狭隘了。”

林若山笑道:“你结合自己的《歌仙》,再想想。”

此后,林黛玉便苦苦思索。

至今日,才终于有了头绪。

她终于定下心来,提起了自己的武器——自己的那杆子笔,写下了《歌仙》的内藏的另一半序言:论天下之大恶者,无出于地租之外也。

无论是刘四弟他们,还是阿申他们,面对的,其实不是一个、两个的章家、齐家、赵大人。而是这绵延千年、养活了无数赵大人、齐家、章家、许家的东西。

少女林黛玉凝神看着自己的笔,知道这一笔下去,从此与人间,两决绝。

不过,她不后悔。


状态提示:43.歌仙(十五)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