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读书 > 校园耽美 > 圈套 > 第403部分

“不要开枪!他跑不掉!”徐安宁已经跑过来,及时阻止常雨泽再开第二枪。

“救命!”夏华看起来伤得厉害,他游不动了,在水中拼命挣扎,两手不停拍打着水面,似乎随时都会沉没下去。

两名水性好的警察立即放下枪械脱掉鞋子,跳进水塘,向夏华游去。

这两名同志还没有游到夏华身边,他就沉入水下,他戴着手铐的那只手最后拍打一下水面,泛起一个小小漩涡就消失不见。

两名同志在夏华沉没的地方全力寻找,却没有找到。这片水塘很深,夏华沉没的地方足有四五米水深,两名同志都要用力扎猛子才能探到水底。

这时候,暴雨落下来,满眼都是密集的雨线,满耳都是哗哗的雨声,宽阔的水面上只见雨滴激起的片片水花,再无夏华挣扎的痕迹。

徐安宁不顾暴雨如注,站在水塘边亲自指挥,几名警察在水塘继续寻找夏华,另有几个警察分散到水塘四周监视。徐安宁说夏华非常狡诈,以防他诈死潜水跑掉。

但是,这片水塘都在他们的视线范围之内,虽说有雨线影响,一个大活人爬上塘岸还是能够看得到。况且已经十几分钟过去,大家心里明白,夏华即便中枪不死,也已经淹死了。

常雨泽失落极了,默默的跟在徐安宁身边,陪着他淋雨,这么重要的嫌犯从他手上逃开,又被他开枪打伤淹死在水塘里,一定会严重打乱公安部全面侦破该走私团伙的部署吧。

这个混蛋是怎么利用短暂时间打开手铐的呢?我明明只是射中他的大腿,为什么他会受伤非常严重以致于沉没水底呢?常雨泽满脑子都是杂乱的思绪。

所有人都在雨中忙碌着,人人都淋得湿透,人人都心情沉闷。

暴雨下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停歇,阴云散去,天空清朗如初,水塘又恢复平静,只有田中沟壑里的积水还在向水塘缓缓汇入,这场暴雨过后水塘里的水又会加深几厘米吧。

徐安宁终于认定夏华已经淹死了,他让常雨泽通知兰马县警方,让他们派人过来继续打捞夏华的尸体。接到警情后,该乡派出所的警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很快,村里人也听说夏华淹死在水塘了,许多村民开始涌过来。不仅本村村民,相临几个村的村民也都涌过来。

夏华的爸妈等亲人闻讯赶过来,他们跌坐在水塘边放声痛哭起来。看到痛哭不止的夏华的爸妈,常雨泽心情非常难受,躲在车里抽闷烟,幸好车里的香烟没有淋湿。

这时候,村民中间开始流传一个说法,有人看到警察开枪了,夏华不是淹死的,而是被人开枪打死的,先打死然后又沉到了水塘里。

村民们愤怒了,他们簇拥着夏华的爸妈向徐安宁讨要说法,为什么要逮捕夏华,为什么要开枪杀死夏华。

徐安宁本来不打算面对嫌犯家属,他给兰马县警方交待任务后就离开,给嫌犯家属的解释和安抚工作由兰马县警方处理,可是村民围住他们,他们无法开车离开。

徐安宁只得对村民威严宣告,他们是公安部的人,他们逢命抓捕夏华,夏华是走私犯,他被捕后又逃跑,被警方开枪打伤,他自已主动跳进水塘,导致他沉没。他以为这番话语能够震慑没有见过识面的村民,村民们会乖乖目送他们离开。

可是,他低估了村民们愤怒的情绪,低估了夏华在乡亲们心目中的地位。

可以说,夏华是他村庄及附近几个村庄的偶像和灵魂人物,他身残志坚,白手起家打造一番庞大事业,他是乡亲们教育子女的榜样。

他致富后不忘乡亲,给家乡建校助学,修建公路,给孤苦老人和困难家庭捐助,他引导更多乡亲们到南方打工或者经商,许多人由此走上富裕之路,可以说三里五庄许多乡亲都得到过他的实惠。

而且,夏华的爸妈等亲属并没有因为夏华的暴富而变得傲慢无礼,他们在乡亲面前还是一如既往的善良朴实,这得到乡亲们更多的尊重。

夏华在广东的走私团伙快被击溃,但是在他家乡这片土地上,乡亲们并不明就里,这些村民都认为夏华无非是做生意得罪了某些权贵,导致警察来找他麻烦,即便夏华真的犯些事,肯定罪不该死,还没有经过审判,警察更没有权力开枪打死他。这些警察在夏华的家乡打死他,分明是侮辱他的乡亲们。

愤怒的村民开始冲击徐安宁等人,他们的衣服都是湿的,跟刚来的那些警察完全不同,他们就是枪杀夏华的罪魁祸首。

徐安宁遭人围攻,非常生气,不过他还是命令手下克制,不要动用武力,避免进一步刺激不明真像的群众。这些村民并没有暴力攻击的手段,无非是掀翻警车,撕扯他们的警服,阻拦他们离开。他相信如果乡亲们知道夏华走私犯的真实身份,一定不会再拥护他。

后来,归德警方增援大批警力,才把徐安宁等人解救出来。

回到归德市,常雨泽立即向徐安宁检讨,如果不是他的缘故,这起案子不会搞砸。他把警车里夏华企图让他行贿说情的内容告诉他,但是,他隐瞒了那张照片,与公与私他都不想让徐虹与死人夏华发生某些联系。

那张照片被雨水浸泡透了,又在裤兜里揉搓一番,图像变得模糊了,常雨泽没有心情“保存”这张照片,更不愿找徐虹询问,最后撕碎扔掉了。

36终审10

徐安宁肯定了常雨泽拒绝人情和行贿受贿的正确行为


状态提示:第403部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