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读书 > 古代耽美 > 老大是女郎 > 分卷阅读624

动就弹劾这个弹劾那个。皇上仁厚,纵着文官,他以后得小心点,免得一世英名败在几个文官手上。

之前的陕西总督,戎马一生,就因为常年在外领兵,引来先帝的猜忌,被京中几个文官轻飘飘几句谗言给害死了。

曹总督心思飞转,走出帐篷后,叫来幕僚商议。

幕僚昨晚刚刚收了乔嘉送的一千两银子和两颗夜明珠,这时眼珠转了转,拱手道:“大人,傅大人深受皇上信任,据说不久就要升官,此次皇上派他监军,就是老,有一半是傅大人当初引荐给皇上的,可见皇上很重视傅大人的意见。只要傅大人肯为大人美言几句,那些整天上跳下窜的文官的意见,不就是耳边风吗?”

和傅监军起冲突对总督大人没有任何好处,他是一心为总督大人想才这么劝总督的,绝不是因为傅监军的银子!

耳边风,风吹吹就散了。

曹总督冷哼了一声,勉强答应下来。

如果傅监军和之前那些上战场的文官一样,是个怕事的,他根本懒得理会对方,刀子亮出来,保管把对方吓得屁滚尿流。

可这个监军分明不怕事,他不得不谨慎对待。

曹总督对傅云英的忌惮让昨晚提心吊胆一整夜的苏桐等人都松了口气,还以为这两人今天可能要打起来,没想到凶名在外的曹总督昨晚还一副凶神恶煞的骄横模样,今天就变得客气起来了!

……

警告曹总督,不许他再滥杀流民后,傅云英马不停蹄,带着随从们,沿途走访山中所有村落。

起初老百姓听到马蹄声就携家带口往山里躲,她不许随从追赶,耐心和来不及逃走的老人说明自己的来意,留下几袋米粮,去下一个村落。

她耐心听流民诉苦,问清他们的来历,跟随她的官员有的负责造册登记人口,有的统计数据,傅云章和苏桐则沿路观察地质水文,看哪里合适建造城镇,哪里适合耕种,哪处河谷可造渡口,详细记录下来,绘制成图。

半个月后,傅监军的名声渐渐在流民中流传开来。

传说傅监军是个有菩萨心肠的好官,他带着尚方宝剑,杀尽天下狗官,是专程来解救流民的。

又过去七八天,再等傅云英去深山走访时,终于有一个村落的人鼓起勇气留下来,打开房门,请她去屋子里吃茶。

她被一村子枯瘦如柴的流民围在当中,问他们:“你们想不想回到家乡?”

流民们摇头。

他们和躲进山里避难的流寇、盗贼不一样,他们原本是勤勤恳恳的好人家,因土地被当地豪强大族霸占,告到官府,却没人帮他们做主。他们失去田地,却还要缴纳越来越多的税赋,实在活不下去了,又舍不得卖掉自己的儿女,只能逃走。如果返回原籍,他们还是会活活饿死的!

傅云英环视一圈,“如果朝廷给你们田地耕种,让你们从流民转为良民,你们会跟着那些流寇作乱吗?”

流民们忙跪在地上磕头,道:“小的们只想安生过日子。”

“好。”傅云英点点头,“朝廷决定在荆襄设置府州郡县,给你们田地,让你们恢复良民身份。你们这些年开垦出来的土地,都归你们所有,你们盖起来的房屋,也是你们的私产,所有人就地附籍,从此以后,你们就是良民了。以后朝廷会在这里建学堂、市镇,开设渡口,通商船,你们可以送孩子去学堂念书,种田耕地之余,还可以养蚕织布拿去市镇贩卖。”

这些天他们一直在讨论具体的安置措施,已经写成《流民安置疏》送回京师,朱和昶亲笔朱批,同意在荆襄一带设置新的郡县府治,减免赋税,给予流民们良民籍贯。

她说完,众人久久不出声。

做梦都不敢想的巨大惊喜劈头掉下来,他们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片刻后,老人们失声痛哭,年轻人欢呼雀跃。

他们是良民了!他们能够光明正大去外边市镇看热闹,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以上学读书,甚至还能考科举!

这些年,他们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身份不被承认,看到生人就往山洞草窝里躲,终于,他们能堂堂正正做人了!

躲在一边抱着孩子的妇人们泪如雨下。

村民们跪下,哭着道:“皇上仁慈!大人仁慈!小的们来世做牛做马,报答大人的恩德,愿生生世世都当皇上的子民!”

苏桐等人站在一旁,看着眼前此景,鼻尖发酸,心里酸酸涨涨的,溢满了酸甜苦辣。

张景贞掩饰地咳嗽几声,揉了揉鼻子。眯着眼睛凝望一点不计较村民们身上散发的酸臭味、含笑和他们拉家常的傅云英,眼神莫名。

……

傅云英一行人走出村庄很远,回头一看,村里的人还遥遥跟在后面。

她让乔嘉过去劝村民们早点回家,天色已晚,夜里山中会有野兽出没。

村民们嘿嘿傻笑,道:“山里还乱着,我们送送傅大人,马上就回去!我们腿脚快,走一会儿就到家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624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