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读书 > 虐心耽美 > 抗日坦克兵 > 第302章
后面窜出一架九六式战斗机,一串子弹射来,击中埃里希.哈特曼的战斗机,他只觉得机身微微一颤。

“不好!方向舵失灵!”埃里希.哈特曼骂了句。

他努力控制住飞机,一举把前方的那架敌机击落。

“哒哒哒”又是一长串子弹击中机身,液压油管被击碎,飞机彻底失去控制,进入可怕的螺旋状态向地面坠毁。

埃里希.哈特曼连忙跳出机舱,他任凭自己的身体自由降落,一直到了距离地面只有五百米的低空,才打开降落伞。

此时,一架卑鄙的九六式战斗机从高空俯冲下来。

只是敌机还来不及开火射击,另外一架歼-1战斗机就追上来,复仇的子弹击中鬼子战斗机驾驶舱,敌飞行员当场毙命。

鬼子轰炸机群遭到攻击,阵型顿时大乱。

双方的战斗机在空中相互追逐撕杀,一道道红色的弹痕来回穿梭,双方都不时有战斗机中弹坠向大地或者凌空爆炸。天空中,不是跳出白色的小伞花,向地面缓缓降落。不过很明显,敌机损失要大得多。

高志航又击落一架鬼子战斗机,但是他的飞机也中弹负伤。受伤的歼-1战斗机拖着滚滚浓烟,向机场方向撤退。

天空中,鬼子战斗机已经剩下寥寥无几的十三架,而歼-1战斗机还有十九架,局面从一开始的二十四比三十六的劣势变成现在的优势。

残余的鬼子战斗机死命纠缠住中国战斗机,以便让他们的轰炸机得以放开手脚,向忻口机场发起攻击。

这队鬼子轰炸机一共被击落七架,剩下的五架九六式轰炸机继续向忻口机场方向飞去,企图向地面发起空袭。

机场上响起凄厉的空袭警报声,所有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已经做好迎战准备。

鬼子轰炸机从云层上方钻出,向地面俯冲下来。就在此时,地面的防空火力猛烈开火射击,高射机枪子弹和爆炸的高射炮弹在半空中形成一道密集的弹幕,拦截在鬼子轰炸机的前方。

连续三架鬼子轰炸机就如飞蛾扑火一样,被地面防空火力击中,两架飞机拖着滚滚浓烟坠向地面,一架在半空中爆炸。

残余的两架轰炸机用机关炮和机枪压制地面防空火力,罪恶的炮弹子弹从空中泼洒而下,不少防空兵被子弹和炮弹击中,倒在阵位上,鲜血洒在滚烫的枪管和炮身上。但是,活着的战士推开战友的遗体,继续向空中猛烈射击。

不久,又一架轰炸机中弹栽向地面。

残余的最后一架轰炸机冲破火网,进入机场上空。

这架九六式轰炸机投下两枚炸弹,一门双37毫米高射炮不幸被炸弹击中,五名战士壮烈牺牲。另外一枚炸弹落在停机坪上,把地面炸出一个大坑。

但是这架九六式轰炸机也被一门88毫米高射炮击中,当场就被打得凌空爆炸,机上的鬼子飞行员全部毙命。

就在高志航亲自带领的大队同敌机进行激烈空战的同时,其他几个方向上,中国战斗机也在同敌机进行生死搏杀。

空战打得异常激烈,中国战斗机凭借着地面雷达的引导和飞机性能上的优势,四处出击拦截鬼子轰炸机群,同敌人护航的战斗机进行激战。

因为敌机数量上要多得多,因此有不少日军轰炸机趁着他们的战斗机和中国战斗机纠缠的机会,悄悄离开阵型,向忻口机场上空飞去。

然而,此时从临汾机场起飞的七十二架战斗机却及时赶到,在地面雷达引导下,这些战斗机拦住敌机的前头。

一场战斗机对轰炸机的屠杀开始,七十二架战斗机分成十二批,分别拦截十二批鬼子轰炸机,对一百四十四架敌机进行攻击。

这些专门执行拦截轰炸机任务的歼-1战斗机上,挂了当时最先进的空-空火箭弹。

一条接一条火龙从战斗机上射出,击中一架架鬼子轰炸机,把那些庞大的鬼子轰炸机接连打得凌空爆炸。

连续击落四十一架鬼子轰炸机之后,残余的敌机见势不妙,纷纷扭头就跑。

“不好!还有三十六架敌机从正东方向进入太原!”雷达兵向李斌汇报。

此时,再调集战斗机拦截已经来不及,毕竟敌机的数量远远多于我方战斗机。李斌当机立断下令:“地面火力拦截!尽可能减少损失!”

凄厉的空袭警报声回荡在太原市上空,大街上的市民们乱成一团。

鬼子轰炸机刺耳的嘶鸣声越来越近,一架架轰炸机如同密布的乌云一样,从太原市上空呼啸而过。

敌机向地面疯狂扫射,子弹和机关炮弹下雨一样从空中泼洒下来,弹雨所到之处血肉横飞,不少无辜的市民倒在血泊中。

晋绥军和八路军架起捷克式机枪,向空中猛烈射击。同时,中央军寥寥无几的几门88毫米高射炮也向空中射击。

罪恶的炸弹向地面落下,顿时城内腾起一团团翻腾的烈焰,肆虐的气浪把建筑物掀翻,横飞的弹片向人群中泼洒而去。

勇敢的中国士兵站在屋顶,向空中顽强射击。

就在这个时候,十多辆三五式装甲车出现,车顶的高射机枪向空中猛烈射击,加入到拦截敌机的队形中。

三架鬼子轰炸机被地面防空火力击中,其余的敌机继续向太原机场的方向扑去。

布置在机场周围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立即组织起密集的防空火力,向杀气腾腾扑来的鬼子轰炸机群集火射击。炮弹子弹在空中编织成一张密集的火网,阻拦在敌机群的前


状态提示:第302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