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的命令),捉拿其他人等。

于是傅青主及其儿子傅眉入狱。

整个案件的过程其实我们能够从普通文献里见到的记载很少,大家历来说法不一,但幸运的是,1963年在北京中央档案馆的清朝档案中发现了“朱衣道人案”的审讯记录和判决题本,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真实的情况,对事情有了深入的了解。

傅青主在被捕后,“容色自如”,虽严刑拷打,仍“言语不乱”,显示了大丈夫本色。

在审讯中,傅青主面对审问,从容应对,一口咬定没有参与,拒绝供出其他人,因为知道宋谦已经被处决,所以在应对中提出了一个要求:“若将姓宋的提来,与山(傅青主自己,傅山)杂在乱人中,他若认识得山,山便情愿认罪。”(以上为审讯记录原文)

审讯的人气得脑袋都快爆了,哪位王八蛋下令先把宋谦杀掉的啊(皇上下的令),现在死无对证啊。

没办法,只有严刑拷打,于是大刑伺候!

这个案子一直牵动到清朝的最高统治者,顺治皇帝几次朱批,指示如何进行审理,可见清政府对此十分重视。

可是,却一直从傅青主的嘴里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内容。

最后,傅青主说宋谦来拜访他的时候他拒绝了,没有见面,当时有山西布政司经略魏一鳌正巧来傅青主的家里给他父亲求药方,所以亲眼看见,可以作证。

傅青主就是这么随口一说,其实哪有这事啊?

那么,如果衙门去询问魏一鳌岂不就暴露了吗?

实际上,傅青主心里是有数的,能够在危急关头托身的朋友是谁,他自己心里应该很清楚。

果然,衙门派人到布政司魏一鳌那里询问。

魏一鳌听了,连一点犹豫都没有:“没错儿,当时我就在傅青主的家里,亲眼看见的,他们没有见面。”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可以将生死相托者方是!

这事儿又被汇报给朝廷,北京那边在八月由皇上下旨,由刑部尚书任俊、都察院左都御史龚鼎孳、大理寺卿尼堪等十五名大臣会审(级别很高了),结果又是搞不出了结论,最后还是告诉下面,严刑供!

在遭受酷刑的时候,傅青主还曾经以绝食来进行抗争,他曾绝食九日,可见其不屈的意志!

傅青主是六月份被捕的,期间受尽了折磨(大家可以想象出来,清朝的酷刑是比较多的),严刑拷打甚至摧毁了他的健康,但始终不曾低头。

他还在监狱里写下了许多诗篇,在诗中,他曾经用坚硬如石的老椿树来比喻自己:“狱中无乐意,鸟雀难一来。即此老椿树,亦如生铁材。高枝丽云日,瘦干能风霾。深夜鸣金石,坚贞似有侪。”其坚毅乐观之气节,令人赞叹!

要是我们自己碰到这种情况不知道会表现如何,您可以设想一下,被日本鬼子抓去了,会经受得住严刑拷打吗?

傅青主不但能,居然在监狱里还有精力给别人讲课(俺真是服了),他在给一个青年狱友讲忠孝的事情的时候,提到了自己的母亲,其实,傅青主在监狱中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老母亲,自己的老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还让她跟着自己担惊受怕,实在是心中不忍啊,但是他说忠孝不可两全,想必母亲该会理解自己“责有不得辞”吧。

那么傅青主的母亲此时如何呢?文献载,老人家对傅青主的侄子傅仁说:“你二大爷我已是舍了他了”,老人此时家里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儿子和孙子都入了监狱,但老人却对痛苦平静如常,她对傅青主的朋友们说:“道人儿应有今日事,即死亦分,不必救也!”可见,她早已做好了牺牲自己儿子的准备。

那么,难道老人真的是那么的坚强吗?实际上,人心皆为r长,哪有不痛心之理?别人告诉傅青主,他的母亲实际上却已“饮食稀少,泪眼肿痛”,背地里“念儿忆孙,不少绝口”!

傅青主听了以后,心如刀割,“热泪浇心”。

到了年根底,由于始终审不出个眉目来,只好先把傅青主的儿子傅眉放回。

傅青主在后来的诗里描述了傅眉一路狂奔回家的情况:“黄昏奔西村(他们家居住的地方),几死固碾沟(差点掉进沟里)。敲门见祖母,不信是尔不。稍马顷少米,菜向邻家求。明日是年下(除夕),稀粥寒灯篝。老母举一匙,如我进遮羞。”

诗中写到傅眉回家后,老祖母简直不相信是他回来了,马上拿出仅有的一点米,然后向邻居要了点菜,给傅眉做吃的,明天就是除夕夜了,结果祖孙两人在寒冷的屋子里喝点稀粥就算迎接新年了。

每次读到这首诗,我都会泪流满面。

好一位深明大义的老人啊!

在审讯实在没有什么结果后,只好在第二年的七月份,由顺治皇帝下旨,把傅青主给释放了。

时人称赞傅青主“浩气如虹贯碧空”。

傅青主在出狱以后,曾经去南方做了一次游历,估计他的目的是想考察一下南方反清斗争到底进行得如何了,因为听到的传说太多,今天说那儿起义了,后天又说没有,到底如何呢?傅青主决定亲自去看看。

这次游历的结果是,傅青主看到清朝政府已经基本控制了全国的局势,各地已经基本平静了下来,老百姓已经开始恢复生产了。正所谓,大势已去矣。

这次游历是傅青主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他知道武力斗争已经没有太大希望,


状态提示:第 14 部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