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读书 > 重生耽美 > 扩张之路 > 第三百二十三章 胜算
国人的驱逐舰早就走了,临走的时候似乎还扔下了一句让英国人吐血的话,好像是说‘等了你24小时,你们反应好慢’一类的,也是因为这件事让英国内部极为恼怒。)

只不过对英国人来说毕竟还是欧洲更重要些,在这个问题上较劲也只是因为面子问题,所以没多久的功夫英国人就已经有些进退两难。毕竟欧洲的资源都很紧张,怎么抽的出资源来援助袁世凯。

也就是这个时候,日本人适时的出现了…

以与严绍有仇,以及谋求一定在华利益为借口,再加上有着英日同盟的协议存在,英日两国很快就达成了一个协议,由日本出面支持袁世凯。出面替英国人分担一部分的压力,比如说提供价格较为便宜的军械等等…

现在北洋军所使用的手榴弹,可以说几乎全部都是由日本政府提供的,只有少部分是北洋军自己缴获的。

————————————————————

和英日极为明确的态度,还有对袁世凯提供的支援相比,严绍虽然与法国人也签订有协议。但法国人提供的只是外交上的保障,也就是阻止其他国家对严绍进行军火禁运一类的事情,别的支持完全没有,这种情况下国社党内难免有些忐忑。

不过在战争进行了大半个月后,严绍与付修明几人却反而看到了这场战争的结局,也就是胜利…

前线部队的伤亡的确惊人,甚至到了让严绍心疼的地步。但同样这种伤亡也在不断扩大着严绍的胜算。

理由也很简单,因为战争拼的并不仅仅只是士兵和武器,还有体系…

这时的北洋军绝对称得上是强军,尤其是那些究竟训练的老北洋,在装备了大量马克沁重机枪和日式马尾手榴弹后,武器上也是极为先进,但是在其他方面北洋却一直在维持着旧有的体系,这种体系几乎和前清时期没什么区别。比如说募兵方面…

现在北洋有地方上的民兵,还有许多没有调动起来的部队。等到将来战事变得激烈起来,袁世凯就可以把这些部队也补充到前线去。

问题是,等到这些部队也拼光了该怎么办?

眼下北洋采用的是募兵制,这时的社会经济凋敝,剥削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而北方的近代工业又非常少,吸纳不了多少无地农民,因而应募当兵成为农民的一种出路。

自然还有征兵和收编两种办法,前者是计丁抽兵。带有强迫性质,但是由于北洋的势力范围并不是特别稳定,所以征兵就显得有些困难。收编就是将其他军阀势力的军队和土匪、民军武装收编为己有,只不过这么做的话需要担心收编的部队倒戈相向,只要许以好处,晓之利害,在战争中阵前倒戈者比比皆是,慈湖河的时候就是一个例子。

问题是发生在三省交界处的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在国内已经是妇孺皆知,大半个月的时间,国社军与北洋军在这块不大的战场上几乎拼光了两万多人,另外还有数以万计的伤员,因伤致残者不计其数,这种情况下还愿意为了一个月7块钱来参军的人恐怕是凤毛麟角。

等到某一天,袁世凯把主力部队拼的差不多的时候,便不得不考虑兵员的问题了。

募兵制?到时怕不会起什么作用,摆在他面前的只剩下拉壮丁这一条路,问题是这从来都不是一条好用的路。

与之相比,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严绍一直都在推行的预备役制度因为推行力度,再加上安徽本来也不是一个很大的省份。一年多的时间,已经足够严绍初步完成预备役制度的推行。

而且和北洋所掌握的地方相比,安徽的情况明显要稳定许多,同时由于大量的减税政策和每月都会增添许多的各种工厂,安徽的生活水平也要远远超过同时期国内的任何一个地方。

这种情况下严绍完全可以自豪的说,在安徽只要你右手右脚愿意干活,就绝对不会出现吃不饱饭的情况——————在后世这到不算什么,但在这个时代这已经算是极高的标准了,现如今几乎每天都有大量人口来到安徽定居………虽说因为战火的关系减少了许多。

也因此除了真的不愿意打仗的外,很少有想逃兵役的人出现,毕竟有身份证和户籍制在,除非逃到省外去,不然几乎没有逃脱惩罚的可能,而在安徽的生活对许多人来说都是无法舍弃的。

再加上严绍过去购买的军械库存,即便动员二三十万人也并非不可能——————战斗力是另一回事。顺带一提,火炮只够装备十个师的,至于为什么有这么多火炮却不拉到前线来,之所以这样完全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的炮兵。

为了这九个师的不入流炮兵,已经快把军政府的人累的快要端起了,再来十个师的话,到不如直接送他们一人一根绳子来的直接些。

除此之外。就是后勤保障。

弹药暂且不提,不说原本储备的,和刚刚从德国订购的,在安庆的兵工厂多多少少也能供应一些,虽然入不敷出,但也比北洋的那些兵工厂强出许多。

另外因为安徽有许多轻工业的关系。被服、鞋袜也都没有问题,再加上餐餐都有牛肉罐头,营养也有保障。

与此同时通过安庆-宿州铁路源源不断运送过去的医疗资源,和超过国内半数的最优秀的外科医生,重伤者及因伤致残者暂且不提,普通的轻伤员只是接受一定的治疗,就可以重新返回战场。伤口感染的几率很低。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三章 胜算--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