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读书 > 强强耽美 > 真假公主(穿越) > 分卷阅读226

努嘴。

小黄门顾不得侍女阻拦,上前推开门。李冕正抱着雪姬喂食,看到来人,冷脸道:“没规矩的东西,拉下去打二十大板!”

“殿下,”小黄门哭丧着声音,“圣上醒了!小的找了你半宿,终于找到你了!”

“什么!”李冕一把推开雪姬,立起身道,“谁醒了?你再说一遍!”

“圣上醒了!贵妃娘娘让小的寻你回去。小的在宫中寻了半宿没找到,现在终于找到你了!”

李冕浑身发冷,自己刚出来圣上就醒了?这都过了这么多时辰……他推开上前服侍他的侍女,急急忙忙套上外袍,打马朝宫里飞奔而去。

兴平帝是昨晚戌时醒的,他睁开眼一看,见德仁长公主一脸憔悴半倚在下面的榻上,张有财瘸着腿正让人给他煎药,屋里全是浓浓的草药味,不禁重重一叹。

崔贵妃睡得死,听到消息后已是两个时辰后了,她急着找儿子商量,可儿子却不在宫中,她打了李冕的两个近身侍从,得知李冕出去逍遥去了,又急又怒。待等不到李冕,只好草草梳洗来见兴平帝。

“圣上,你终于醒了!”崔贵妃眼中留泪,心中滴血,不知西域的那些药怎么出了差错。早知道兴平帝会无端醒来,还不好早按自己的主意让他一病不起。

兴平帝醒来喝了一碗粥后,精神好多了。他看看下面闻讯而来的一众妃嫔,道:“只怕有人不愿意让朕醒吧。”

众人一听,忙跪下称罪。

崔贵妃一边拭泪一边道:“圣上昏迷多日。全仗长公主支撑。要不是长公主拿出让冕儿承继的密旨,现在只怕要乱成一团了。”

兴平帝点点头:“英王呢?”

崔贵妃心里一寒,这时李冕已是众所周知的太子,兴平帝却还叫他英王,只怕……可昨晚的事李冕实在荒唐,崔贵妃忙遮掩道:“冕儿昨日出宫回府上处理事情,宫门未开,听说圣上醒了,现在在宫门口等着。”

兴平帝不置可否,又道:“英王处事慎重,又是长子。朕对他很放心。”

说完,又招手让张美人身边的四皇子前来:“四郎,最近读了什么书?”

皇四子李顺点头道:“刚读了《春秋》《论语》。”

其他两个幼小的皇子也在母亲的鼓励下走到龙榻前,兴平帝一一问询后,道:“朕累了,你们先下去吧。”

众妃嫔退下后,早起上朝的大臣在宫门外等门开时,看到太子殿下正焦急地走来走去,不禁上前询问。

李冕不好说兴平帝已醒,只含糊地回了两句。

等宫门已开,众臣入了含元殿,听说兴平帝昨夜醒来,大吃一惊。李仁甫和卢瑞小跑着先去拜见圣上,汇报了最近的情形。

接着,晓谕范阳的旨意传出,着魏王、李冀和云阳公主即日到长安。而刚走到潼关的上官斐又带着军队回到了京城。

第122章 大变

如果魏王不来长安,那么则说明他举旗的原因是假的,密旨是假的。正在众人猜测魏王的打算时,李冀带着云阳公主和魏王一行来到了长安。

三人进宫后,直接去见了兴平帝,众人不知都说了什么,只知事情完了之后,左相李仁甫、右相卢瑞和六位尚书急匆匆地入了宫。

当天,新的旨意下达,李冀被封为荣王,封地是番禺。而英王被废,崔贵妃被打入冷宫。十岁的皇四子李顺被立为太子。李顺的生母张美人母凭子贵,封为淑妃。

朝廷的风云如两岁孩儿的脸,变幻不测。前两日刚向崔氏表过忠心的一众人等,忐忑不安,只怕下一个倒霉的便是自己。不过,大概是兴平帝得了一场大病,差点儿身死,因此对众臣宽恕了许多。除了英王的心腹之人被夺职查办,其他的人则一概不咎。

这样的结果出来,众人都意识到魏王先前大张其鼓的那道密旨应该是真的,要不然李冀怎么会被封为荣王?那道密旨是真的,那放在慈恩寺里的那道密旨呢?

英王不甘心,跑到兴平帝面前哭诉道:“父皇!为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对孩儿!”

兴平帝不答,只示意张有财拿出两瓶东西。

黑乎乎的两瓶黏稠的液体放在李冕面前,李冕认出是宫中秘制的秋梨膏,一下子面如死灰。

“一瓶是你母亲给朕熬制的,一瓶是宫中制的,朕本来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同。只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母亲太心急了些。朕本来属意你继承皇位。只要等朕千秋之后,这一切都是你的。可崔氏自小好强争胜,年轻时与长公主争峰,进了宫又与皇后相争,非要事事拔尖,事事翘头,朕太失望了。”

李冕颓然倒地。

兴平帝又道:“你是皇子,这事虽说先前你并不知晓,但你深知崔氏的所作所为,与其一同合谋朕,妄图致朕于死地。还有,云阳入道,本来已与世无争,崔氏却非要陷她于死地,致使她一个公主,在长安呆不下,无奈逃到范阳。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你去吧。”br /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226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