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读书 > 重生耽美 > 曲线救国 > 第一百六十一章

经过一夜的温存李富贵已经把昨天关于传销的不快丢到脑后去了,只要加以一定的限制他们喜欢玩就让他们玩一玩好了,虽然说的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不过他们毕竟开始接受新思想了。当李富贵正在享用他两个月来第一次可以称得上美味的早餐时,门房李安进来禀报周光卓周老爷求见,李富贵点了点头李安就挑起门帘请周光卓进来。周光卓这时十分的纳闷,今天他到李府的大门上刚说明了来意门房就领着他进了宅子,早已准备好的门包没有塞上去也就罢了,毕竟第一次见李大人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这位大人对于手下贪污非常憎恨,可是门房根本就不通报直接就领他进去这就让他难以理解了,自己对于这个李宅当然不能算是熟客,而自己的身份说起来也不过是个幕友,他实在无法想象自己竟然有这么大的面子。

实际上在李府扩建之后李富贵就给底下人定了一个规矩,如果是自己人来了直接带到李富贵的房门外再禀报,之所以定下这样的规矩完全是从效率上考虑的,李富贵并不介意让那些公事或者官员多等一阵子,可是手底下人来找他那肯定是有事要办,浪费他们的时间那就是浪费李富贵自己的时间,没想到这个规矩倒是让周光卓受宠若惊。

看到周光卓进来李富贵抬手指了一下对面的一张凳子,“光卓,这么早,有事吗?来,坐下说。给周老爷盛碗稀饭,尝尝这个汤包,这可是我老婆的手艺。”

周光卓看着面前的早饭真有点百感交集,相校起来自己到有点像小人了。“本来学生也不敢这么早来打扰大人吃饭,只是学生没想到大人的门槛这么好进,而且也没有别人等着接见,所以才唐突了。”

“没关系,这样边吃边聊不是也很好吗?你尝尝那个包子,味道很不错的。”

周光卓没有动那个包子而是好像下定决心了似的坐直了身子,“学生这次来,实在是有事要禀报大人。”

“你说,我听着呢。”

“学生有一个办法能解决大人的一块心病,想要卖给大人。”

“哦?你想卖多少钱呢?”

“一千两。”话说出来以后周光卓感到一身的轻松,同时他在等着李富贵勃然大怒。

李富贵抬头看着周光卓一脸严肃的样子心中不觉好笑,看来这个读书人对于自己被当作货物还是心存芥蒂,“光卓,其实你虽然是为五斗米而折腰了,可是你的骨气比起那些当官的还是要硬的多啊,不过如果从商人的角度上看,你的计算却还不够格,我每个月付你薪水买的是什么?不就是你的才智吗?所以你的这些主意实际上已经卖过一次了,当然如果你拿出来的货物他别好的话我自然也应当奖励你,一千两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好了,说说你有什么办法来去除我的心病,你先说说我究竟有什么心病吧。”

李富贵不温不火的态度让周光卓感到很气馁,自己本来想先将其激怒然后再让其折服的打算完全落了空,这种不动如山的姿态让他感到对面坐的这个人身上所具有的强大自信,“淮北的灾民。”

“嗯,这的确是我的一块心病,先生可有什么好办法?”

“我前一阵子在铁路的工地上接触了几个外国人,其中有两个是美国人,我从他们那里知道了一件事,您知道在美国一亩小麦的亩产是多少斤?”

“不知道,肯定比我们高很多吧?”

“百斤,大人可能不知道亩产百斤代表着什么吧?”

“唉,我也是苦出身,怎么会不知道亩产百斤代表着什么。可是美国那一套咱们学不来,人家那里种地几乎不用缴税,可咱们这呢?那么重的租税农民自然没办法把心思扑到地里去,收成少也是没法子啊。”

“哦?这一点我倒没有想到。”

“那你都想到了些什么?”

“在美国他们大量的使用牲畜和先进的农具,这节省了很多人工,这对我们应当有借鉴作用,但是我们不缺人工,所以这一点用处仍然有限,我要说的是另一个方面,如果学生没有猜错的话,他们的种子也应该比我们好。”

李富贵觉得这倒是十分有可能,如果那个著名的豌豆试验已经做过了的话,那么西方就应当已经知道杂交育种了,那样能培育出好种子也并不令人惊奇,当时工业上美国的确还不能与西欧各国相比,但是农业上它倒的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是学习的榜样。

“那么你认为美国的种子适合我们的土地吗?”

“不试试怎么会知道,我还听说西方有一些作物产量很高,我们应当也可以引种一些。”

“太好了,我记得你好像对农业很在行是吧,有没有兴趣出洋去考察一番呢?”

“这个吗。”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件事要做好了以后就不会再有灾民了,功德无量啊。”

“好,那学生就跑一趟,不过学生不通洋务。”

“这个没问题,我会找两个懂洋文的人陪你去。”

李富贵的确想组成一个有点规模的考察团到美国东部去,这不仅仅是针对农业,实际上集团的高层已经在筹划开辟中美之间的航线了,虽然在茶叶这个具有高利润的货物上集团由于船速比不上美国人而缺乏竞争力,但是对于像陶瓷、丝绸这样对时效要求不是太高的货物美国人的优势就不是那么明显了。李富贵目前的远洋策略就是外国人怎么干,咱们就怎么干,有钱大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一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