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曹孟德和谢知非这两人的品行他们也知道那是绝对没问题,别人都占地盘,这两人心里就只有大汉。

这要是品行算差,天下差不多就没好人了!

问题是这两人怎么看都不会放弃救天子,让他们调兵来助兖州……

万潜直接就问了:“允诚今日可曾饮酒?”

——喝酒了就快点醒,我们在说正事!

他当然再说正事!

当请曹操同谢知非来的心思一起,鲍信越想越觉得不错,能不能让这两人过来就看他们如何说:“既是匡扶大汉社稷,我兖州难道不是大汉的地界我兖州百姓难道不是大汉的子民?若兖州沦落入黄巾贼手中,百姓也将陷入水生火热之中,他们二位既为大汉忠臣岂能视之不见。”

顿了顿,鲍信压低声音道:“况且我等同那二位一般,欲迎回天子重振汉室,只是苦于无人带领。”

鲍信一双眼睛从众人面上扫过,传递一个意思:诸君,在下以为袁绍有些坑,要不我们换个人吧!

诸人一想觉得有理,跟谁不是跟,袁绍如此坑不若换个跟。

加之张邈等人对曹操印象本就不错,而现在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当下便决定去请曹操同谢知非过来救援。

至于谢知非同曹操这两个人里面,请谁做兖州牧,众人一致表示:自然是曹操,曹家可是大族!

即便是宦官起家,也是大族,之前比庶族好啊!

于是再没有人任何人游说的情况下,兖州治中万潜在鲍信他们的期待中亲自跑来棘州找曹操,要把兖州拱手送出来迎曹操去出任兖州牧。

言明曹操做兖州牧的条件就一个:把你同你兄弟的人马带上,剿黄巾贼!

这时候问题就摆在了谢知非同曹操的面前:继续磕董卓,还是调兵去磕黄巾军。

一边是天子,一边是家乡,选择性困难的曹操看向谢知非:怎么选?

谢知非想了想,他们现在打董卓打得如此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稳定可靠的补给。

别说马匹,谢知非他们连粮食很多时候都要精打细算,要是他们能将兖州纳入翼下,对兖州经营之后再打董卓补给自然不会如现在这般艰难:“黄巾贼气焰嚣张,在兖州攻城略地绝不能任其发展,料我等在世间一日那董贼就不敢动天子一根毫发。不若我们先调兵剿灭黄巾军,回头再来讨伐董贼!”

曹操内心异常纠结,从小长到大的洛阳已经被董卓毁了,这老家陈留还在兖州呢,万一陈留被黄巾军毁了,那他可就真没地方哭去。

然而曹操也明白,他们不到两万人的部队能同董卓对阵一直不败那是因为谢知非在,若是谢知非一走,留在这里的部队必定被董卓吞噬。

因此要撤必定是将军队全部撤走,只是他们从棘州一撤,董卓必定卷土重来。

眼看着离长安越来越近,如今却要大幅撤退,曹操不由想到已故不久的孙坚,顿时明了孙坚离开时的痛苦:“只是如此一来,又不何时才能迎回天子……”

叹息了一番后,曹操同谢知非两人立刻点兵拔营,通知棘州的百姓随万潜往兖州赶去。

知道曹操同谢知非他们真的来了,鲍信、孙邈等人早早的出东郡礼迎曹操担任兖州牧。

一上任,在鲍信等人目瞪口呆下,曹操大手一挥军权丢给了谢知非:“贤弟,兖州军士气低落,击退黄巾贼还得你多多劳心。”

“曹兄请放心,必不辱命!”谢知非他们同董卓打得辛苦,除了因为补给不足外,还有就是受凉州骑兵对步兵先天的克制。

谢知非他们手里既没马场也没足够的资金来买马,因此就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辛苦蚕食着董卓的地盘。

然而打董卓辛苦,打同样没骑兵的黄巾军那是绰绰有余。

对于兖州军来说,两路黄巾贼加在一起有二三十万人,勇不可挡!

然而对于谢知非他们来说,这就是二三十万拿着农具,会群殴的农户!

与此同时,关东各族见曹操同谢知非从棘州搬兵往兖州,曹操还担任兖州牧,私下的考量终于拿到答案。

大忠还是大奸,这件事还需他们再考量考量,但至少这两人同袁术袁绍兄弟比起来,那妥妥的是明主!

对于荀家来说,曹操同谢知非是忠还是奸仍需观察,然而对于荀彧来说,曹操就是他心中的完美主公!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240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