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读书 > 重生耽美 > (李煜同人)莫愁歌 > 分卷阅读15

社稷倾覆,是自己担不起传国重任,愧对先辈;比之旧日的分崩离析,孰轻孰重?

诸多旧人不知下落,如飞蓬随风荡堕 ;自己更是行走的活功绩…种种皆是对覆国伤口的漫延剥蚀,势要伤筋动骨,溃入膏肓。

也只能让步。走到桌边,顺从喝了药。一放下碗,就被赵匡胤握住了一只手腕。

小婢女端着几案退出帷幕。

赵匡胤站起身,绕到李煜身后,环住他。心间有股柔情,似历严冬后的春日,由此人而来,不将他拥入怀中不可平复。

“上元节见你,你就像株枯树,凋零残败。”

“拓土开疆,执不宾之臣,对大宋,对我,是何等大事,你却从不让我如意。亡国之君,未尝俯仰为可怜之色。”

“上元当日,见你独立宣德楼下,空中一轮圆月……像一株枯树,坚守一轮孤月。”

枯树?

人莫不知大宋开国皇帝乏文采 ,今日却比喻一个接一个,又是花,又是树,应接不暇。

心间已顺着耳边低语,在眼前展出一月一树:

寒月冷烟,疏瘦枯树。

天地之大,只有一树一月,以及无尽隆冬风霜。

这岂非自己心中的寥寥孤寂,冰露寒霜。

这倚靠之怀抱,就越如冬之暖日,人皆仰赖其温。

未必不想沉浸在此。

李煜天生多情,或许到现在还未完全掐灭。那句“洛阳花”,终究印在心中了。大宋就是今日所见牡丹,还未开到最繁盛时,他则只剩木叶落,长年悲。

“官家既提枯树,罪臣有一肺腑之语: ‘宜尔嘉树,配甘棠兮’,世人皆美携手同归。枯树已是芳歇,无始而不终之物…”

“你两次在我面前提‘嘉树’了。” 真怕了这类文人,话里七拐八弯,又拿了什么诗词来堵他。想拒绝,话还能滴水不漏,真不容易,“从嘉…”

这一呼,李煜差点没回过神。 太多年没再听过,都快忘了那是自己的名。

“你往日在金陵之意,是愿终依大宋宇下,以求荫庇。”

“此用兵非常之世,别把自己逼太紧…如今海内几定,江南就在我庇护之下,你也是。”往日对诸多降臣,不吝信誓旦旦保证不杀。要让心间人宽心,赵匡胤是真不擅,只简练成一句:“留下来。”

不是在问对方意愿。

“留下来,从嘉。”

论情话,李煜觉其像花间词,香软艳丽。是佳人的凤钗翠睘落梅妆;是屏风障明月,帐中苏合香;是鸳鸯交颈睡南塘;是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消。

如何像命令一般。 像攻城,直接简单——用强大外力,越城墙,破城门,强迫整座城池屈服。

赵匡胤是行动派,翻转过怀中人,唇齿缠绵。手亦探入李煜襟袖,强解襦衣。李煜尚迷迷糊糊,思绪更似被斩断飘落,欲连接无从入手。比起这半生戎马的帝王,李煜才是更易陷入情中之人。 情丝一启,思绪全随之牵引,如水中之凫,随波上下。

脚下一腾空,就被平放在床榻上。

有一念一闪而过,双手就去推覆上来的人。这小动作对经百战的宋帝,莫如鲁缟挡奔兕。

“官家可听过《枯树赋》?——‘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 官家既天纵神武,捧此物何用。” 李煜未必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不过抓着仅有残余理智聊作抵抗。但这话比他的手管用,赵匡胤停下在他身上的诸多动作,抬眼看他。

“你们文人爱做的,就是把他人之心践踏于脚下?”

……

“或者你以为,我如独夫征伐四方,不配有情?”

……

“说吧。看我的眼睛,说你恨我。你如实说,也不用担心牵连他人。”

宗庙黍离之哀,园陵殄废之痛,还有这飘零离别,若有独夫可归罪。他何不能学了古时骨鲠名臣 ,对此人抗言“你唯可力征天下,岂不闻‘不义而强,其亡也速。’”

何屑为恨。

但他说不出口。

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是英雄还是独夫。

一怒而天下振,安居而天下息,是英雄还是独夫。

以一己之力平数世乱局,是英雄还是独夫。

北上以来都是在强撑,他不仅仅是李从嘉,他是李煜,背着唐国四十年往事,不可在中原失了一方尊严。

他已再压不住日积月累的情绪了。它们如溃坝的洪水,要倾斜而出。泪如涓流,只能以袖障面。

赵匡胤长叹气,坐起身来,轻抚他的鬓发,又躺在他身旁。

也不知过了多久,才渐渐缓和下来。

试探着移开李煜的手。虽还有些抵触,稍用力也就移开了。轻握李煜下颚,四目相对。

李煜并不避,神情与往日稍不同,他察觉了丝顺从。

入夜仍凉,遂用锦被裹住了李煜。

覆被有一极美典故,赵匡胤当然不知,李煜却因他此举想了起来——“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第 14 章

(此章逻辑崩坏)

李煜首先经不住这对视,别开脸。但晚了一步,灼烧感还是蔓延开了。另一人更不肯收敛,手在他鬓角,脸庞来回抚摸:“你昨日问我,钱俶来我是否高兴。我言不及意料中多,你则嘲笑我未得完整天下。”

“我就说一次,信不信在你。”

“只因你冲淡了本该有的愉悦。”赵匡胤在创造一种氛围,伴着他粗厚,净是剑茧的掌心,要在汴梁这囚笼中再加一道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1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